校友名片
郑天泗,1980年出生,福建德化人。1996年就读原集美轻工业学校陶艺专业,2007年和妻子创办银敲锡雕工作坊(现为银敲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礼器。2008年转型,制作锡雕工艺品,让同安断层100多年的传统锡雕技艺起死回生。2013年、2017年先后成为市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安锡雕传承人。2014年设立同安传统锡雕技艺传习中心并任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工艺专家、厦门工艺美术大师、厦门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厦门市第九批拔尖人才、同安区首批民俗文化人才。
母校情怀
郑天泗:学校四年的学习——两年的文化基础课,两年的专业课,奠定了我日后走上工艺美术道路扎实的基础。我在这方面的天赋并不是很高,却是我们班级唯一一个到目前还在从事传统手工艺术的人。
记得当时专业课学了大概一年,我们班的好几个男同学包括我,晚上经常在男生宿舍的走廊画石膏素描,直到生管老师过来催我们赶紧休息才肯停笔。刚开始做雕塑时,大家手忙脚乱的,一段时间后老师就会耐心讲解,修改每个同学的雕塑作品。这些都让其他专业的同学羡慕不已。感谢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你们的努力使我们每个同学都收获了知识的果实。祝愿母校积“诚毅勤美”精神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文/黄文水 图/郑天泗提供
在同安祥平街道祥桥社区莲湖里十二号,一栋三层民房里,每天“叮叮咚咚”的敲打声不绝于耳,这里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安锡雕的传承地。银光闪闪的锡,在千锤百炼的手工敲打中,变身组合为千姿百态的艺术品,登上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殿堂。
同安锡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天泗和同安锡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庄亚新夫妇苦心孤诣,在艰难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复活,让断层百年的同安锡雕再延续。同安锡雕走向全国的历程中,他们不忘初心,精雕细琢,以“匠心”铸“匠魂”。
漂亮的锡雕无人问津,夫妻俩边创作边送煤气补贴家用
郑天泗和庄亚新夫妇,是厦门仅有的从事锡雕的草根艺人,师从民间打锡艺人。郑天泗原先在工厂做设计、雕刻泥塑,庄亚新长期在工厂里设计手工布花,两人因锡结缘,学成出师。2004年自立门户,加工制作锡的宗教器具销往台湾地区。一度因市场饱和,夫妇俩苦于接不到活。
迷茫之际,2007年,网上一组锡雕照片让夫妻俩眼前一亮:“没想到锡竟能够做出这么漂亮的工艺品。”他们看到了锡雕的光芒,更看到了希望,决心把传统的打锡器晋级为锡雕工艺品,开始钻研锡雕新技艺。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可艺术创作道路并不平坦,两人一天到晚都在琢磨锡雕。“一吃完饭,我们就关在房间里,系上围裙,敲敲打打,钻研一道道工序。”郑天泗说。
“从构思一个作品,到它们在你手里成形,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难以言表。”庄亚新说,比中了彩票还高兴。不过,现实的困境和压力,让夫妻俩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尽管坚持创作多年,从2007年到2010年下半年,两人却始终没卖出过一件锡雕作品。邻居、朋友、亲戚的质疑接踵而至,让两人十分苦闷。庄亚新说,她一度想放弃,重返工厂打工,“可咬咬牙,我们还是坚持下来。经常是边干活边吵架,吵完散了,又回来一起干活”。
从2008年到2013年,夫妻俩一边做锡雕,一边送煤气贴补家用。“一家人送完煤气疲惫不堪回到家中,大门一关,推开二楼的门,我们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灯光下,屋子里做好的一件件锡雕银光闪闪。看着这一切,再苦再累,心里也很满足。”庄亚新说,锡雕是当时唯一的精神寄托。
有一年过春节挺心酸,家里仅剩600元:“600元买不了海鲜;要招呼客人,最后买了六只鸭子回来。吃团圆饭时,桌上摆着鸭汤、卤鸭、炸鸭翅、鸭肉火锅。”不堪回首,提起“六只鸭子过一个大年”的往事,庄亚新和郑天泗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们从没想过,这么漂亮的工艺品做出来了会没人要!”他们意识到,要维持锡雕作坊正常运转,市场认知度和认可度尤为重要,“人们不认识锡雕,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后来,在《厦门晚报》、同安电视台等媒体关注下,同安锡雕名气逐渐走高。
“每次快没钱的时候,总会有订单适时出现,帮我们渡过难关,更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夫妻俩的坚持,还源自对锡雕的信心。据查证,现今台湾地区有一位出身“锡器世家”的国宝级大师陈万能,祖籍同安。100多年前,陈大师先祖带着同安制锡工艺到了台湾彰化鹿港,传承至今。“同安没有人做锡雕,让同安断层百年的锡雕技艺再延续,正是我们想做的。”郑天泗说。
幸运的“蜗牛”销售火爆,等待六年终于赚到第一桶金
为了打开锡雕的知名度,夫妻俩频频参展。2009年,他们带着锡雕参加厦门佛事用品展。因为经济上的压力,只能与人合租摊位,连20元快餐都舍不得叫。参展前两天一无所获。“其实我的压力很大。筹备参展,丈母娘甚至拿出了仅有的卖地的存折;如果展销再没起色,我都不知道回家怎么面对老人,家里就剩几百元了。” 佛具展最后一天,郑天泗的担忧终于化解。一家寺庙花7000元买下他们手工制作的锡器,让两人大受鼓舞。
2010年11月,他们再次以7000元卖出了作品《对莲》。另一件作品《长寿瓶》则摘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郑天泗夫妇还通过代工台湾锡雕佛具用品,基本解决了锡雕作坊的生存问题。“做锡雕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不过,我们终究要回归高端路线。有突破的信念,相信艰难都会过去。”郑天泗说。
2013年,郑天泗和庄亚新夫妇俩带着作品,到厦门会展中心的厦门佛事用品展租下摊位。虽然连续参展多年,这一年却和以往有所不同。以前带去的是大件锡雕作品,比如佛像、灯具等,这一次带去的主打产品是几十件小作品,有巴掌大的葡萄叶,有比小拇指还小的小蜗牛,两个小物件看上去十分可爱。
结果出人意料。第一天,锡雕葡萄叶和小蜗牛卖光了。两人激动不已,回到家连夜赶做一批,第二天再度脱销。第三天,还是火爆。“太意外了,我们的锡雕作品,竟然如此受欢迎。”
展会结束,他们算了一下,营业额达到3万多元。不仅如此,葡萄叶和小蜗牛的订单源源不断,短时间内又卖出4万多元。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一刻,夫妻俩等待了整整6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夫妻俩不曾想过放弃锡雕,锡雕也回馈他们希望。“我们经常带作品参展,总能遇上机会,只要坚持就有希望。”郑天泗说,2013年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不仅产品卖脱销,而且经过多年努力,这年6月,郑天泗成为“同安传统锡雕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从最初的无人问津、举步维艰,甚至冷嘲热讽,到逐渐打出名气,锡雕渐入佳境,夫妻俩百感交集。“一路的摸索和钻研很难忘,被认可的感觉真好,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坚持下去的勇气。”郑天泗说,在同安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断层100多年的同安锡雕得以“复活”再延续。
“银敲”商标注册成功,坚守传统手工又不断尝试创新
银城同安千年史,敲得锡艺百年传。2013年5月,“银敲”商标注册成功。现在,郑天泗和庄亚新手工制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打上了“银敲”商标。“这个商标就像一口警钟,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断了手工技艺。”郑天泗说,对锡艺而言,只有坚守传统手工,这个行当才不会昙花一现。
夫妻俩也陆续尝试制作大件的本土历史人物锡雕,苏颂、陈嘉庚、陈化成等厦门本土名人都是他们的创作对象。“锡雕人物创作是最难的,要努力做到形神兼具,让每一个细节活灵活现。”郑天泗在创作上不断自我突破。
如今,夫妻档锡雕作坊除了日常订单外,还与室内装饰、摆件、茶器、香器、佛器、饰品、礼品、艺术品等相互融合,也能进行个性化“私人订制”,作品价值从十多元到六万元不等,年销售额上百万元。锡雕不仅能进入高档场所展示,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7年,郑天泗成为同安锡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庄亚新成为同安锡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5月到7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和社会资源部开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班,郑天泗被录取参加研修。
“科技是淘汰式的,文化是叠加式的。”郑天泗说,坚持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锡雕,尊重锡艺,不能让这么精巧的技艺失传,这是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单靠继承还不够,还必须创新发展。去年,他的一件锡雕作品《共筑大业》摘取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的银奖。《共筑大业》呈现了方台之上,九只蚂蚁合力抬起一片落叶的景象,表现形式和技艺都进行了创新,画面栩栩如生,很好地诠释了“团结的力量”。
庄亚新说,与金银相比,锡相对冷门,他们也在不断创新尝试,比如锡雕与铜材结合,创作出更绚丽的色彩;锡雕与福州大漆结合,做茶器和香器,两种“非遗”碰撞出别样动人的火花。夫妻俩不断提高整体工艺水平,希望有朝一日将锡“硬而不刚,柔而不软”的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
而今,同安锡雕成为业内手工锡艺的代表,郑天泗和庄亚新一研发出新产品,屡屡被模仿,在网上卖火。夫妻俩更青睐走进课堂,与高校学生交流传统技艺,现在也与同安中小学合作,开辟第二课堂。“同安‘非遗’进校园,从小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艺术种子,期待有一天开花结果。”现在,郑天泗还打算在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岛上,筹办一家锡雕“非遗”体验店,让中外游客有机会领略同安锡雕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