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200家企业进校招聘 2000名学生供不应求
来源:海峡导报 作者: 日期: 2017-07-23 点击数:

200家企业进校招聘 2000名学生供不应求

 


 


    导报记者 沈晓丽 通讯员 黄晓锋 池锦灵 文/图

    前不久,集美工业学校在南北校区各举办了一场毕业生校园招聘会,230多家企业带着5400多个岗位进校抢人,由于毕业生实在抢手,僧少粥多,结果一些企业只能无奈地“空手而归”。
    集美工业学校校长陶顺生用“火爆”二字来形容这场招聘会,“有的企业招不到人,是因为我们的毕业生被更好的企业抢走了”。而这场招聘会,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集美工业学校这所“年轻的老学校”的强大实力和魅力。
    去年底,原集美轻工业学校和原福建化工学校强强合并,集美工业学校“呱呱坠地”。今年中招,“新生”的集美工业学校首次对外招生,7个系别26个专业共对外招生2280人。
    校长陶顺生说,集美工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工科类厦门最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职业教育品牌,以满足厦门对工科人才的需求。


 

1 职教豪门
两校强强合并 增强办学实力

    这一段时间,集美工业学校被刷屏了,三金加冕“国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辉煌战绩让她一战成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称为中职学校的“高考”,这一国赛已经成为检验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标杆。在同一年的国赛中获得三块金牌,不仅是集美工业学校的第一次,这一成绩在厦门市中职学校中,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在陶顺生看来,“三金”的取得,绝不是偶然。金牌的背后,首先当然是老师和学生“5+2”“白加黑”的备战,同时它也侧面反映了两校的整合决策是正确的,1+1>2 ,进一步挖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潜力,这半年来两校的融合效果非常好。可以说,两校合并是一次供给侧改革,即合并优化资源整合,增加学校实力。
    去年12月28日,集美工业学校正式揭牌。她一出生,就有着显赫的身世,拥有近百年的辉煌历史,可谓是“职教豪门”。她的前身,原集美轻工业学校建于1920年,原福建化工学校成立于1958年,这两所中职都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两校合一后,集美工业学校现有在校生6300多人,是厦门市乃至全省办学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据陶顺生透露,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发展,向该校投资5个亿建设新校区。到明年9月,新校区建成后,原福建化工学校和原集美轻工业学校的校区将连成一片,整个校区占地354亩,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是全省占地面积最大的中职学校。
    陶顺生介绍说,两校合一后,根据厦门产业实际,学校优化整合原有的专业,将原来的38个专业调整为26个,办学效率和实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目前设立有先进制造、智能控制、信息工程、现代化工、现代交通、现代服务、闽南文化等7个产业学系,下设26个专业,数控、模具、机械等专业都是全省最强的。


2 特色办学
嘉庚精神立校 弘扬闽南文化

    集美工业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陈嘉庚先生1920年所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漫步于集美工业学校,有着浓郁闽南地域特点的嘉庚建筑随处可见,古朴典雅,庄重恢弘。嘉庚公园、嘉庚风格建筑、嘉庚群雕、嘉庚语录,构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创新、内涵、特色、传承、融合”是集美工业学校的发展理念。而提到办学特色,不得不提到嘉庚文化。
    陶顺生说,教育重在“立德树人”,学生在校不仅要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为此,学校让嘉庚文化、嘉庚精神进课堂,编制教材,设置校本课程,让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
    而闽南特色是集美工业学校的另一大办学特色。身处闽南,如何把地方文化基因融合到办学中来,这是集美工业学校一直在思索并着力在实施的课题。陶顺生表示,作为一所工科学校,学校有“振兴传统工艺,弘扬闽南文化”的职责,为此学校在去年设立了闽南文化产业系,这在全国是独创的。
    在集美工业学校,你不光可以看到很多闽南特色建筑,学校还建有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并把闽南文化融合到专业建设中来,首批开设了漆线雕、珠绣、剪纸、陶瓷、南音、香道等6个学科项目,并请大师进校园,建立大师工作室,让大师带学徒,培养集美工业学校自己的大师。


 

3 狠抓实训
硬件首屈一指 师资更是一流

    在今年“国赛”中,集美工业学校成绩喜人,斩获三金十银七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位列全省中职学校第一。光鲜成绩的背后,是集美工业学校狠抓学生实训最好的体现。
    陶顺生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实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首屈一指。学校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用在实训室的建设上。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实训条件,学校很舍得投入,其中,学校就在去年下半年斥400多万元“巨资”买回一台五轴高速加工中心,采取小班化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训方式上,集美工业学校很多学科都创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即上课时,理论和实训在一起上,现学现用。
    实训,除了设备,师资更关键。在2017年厦门市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设计、片段教学市级竞赛中,集美工业学校19名参赛教师获得6个大组中5个第一名,14名教师获得15个赛项的前三名,在2017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片段教学竞赛上获得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这组数据很好地诠释了该校师资的强劲实力。
    在该校智能控制产业系的一堂课上,导报记者还见识了杜伊凡老师独创的AR虚拟三维仿真系统。杜老师说,大型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长达4米、重达20多吨,一台要两三百万元,就算学校舍得买,也没地方放。没设备,该如何指导学生实训呢?杜老师历时6个月开发了这套AR虚拟三维仿真系统,只要戴上3D眼镜,用追踪笔就可以在大型屏幕上演示冷水机组的原理和拆装,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今年9月,杜老师打算就该系统申请专利。


 

4 成才路宽
学生选择面广 追求优质就业

    学完中职三年,学生今后的成才和就业之路如何?还是说说一个多月前举办的那场招聘会。
    导报记者发现,230多家企业带着5400多个岗位进校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数远大于毕业生数2000多人。“因为专业对口和订单式培养,我们现在关注的早已不是就业率,而是如何让学生高质量就业。很多毕业生一上手,就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陶顺生说。
    陶顺生告诉导报记者,目前学生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就业,二是升学,三是出国。除了就业外,对于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来说,学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高职考试辅导,帮助学生考上大专和本科。
    另外,学校还很重视对外交流,把孩子送出去交流、游学。比如前段时间,就有20多名学生赴台北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学校前不久还派人去德国考察,今后可能会有交流学习项目。而今年,学校将招收10名海丝沿线国家的华侨华人子弟,这在全省是首次。

 

 

查看原文:20170711 海峡导报 第18版 学堂 “200家企业进校招聘 2000名学生供不应求”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