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集美工业学校推行“文化立校”,首创闽南文化产业系
来源:海西晨报 作者: 日期: 2017-07-23 点击数:

集美工业学校推行“文化立校”,首创闽南文化产业系
用闽南文化培育工匠大师

     

       2017年7月10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区域动态

       百人诵读《嘉庚颂》,百人齐唱集美校歌,在各种活动中弘扬闽南文化。
  

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既有闽南韵味又有工艺特色,同时用于元素的简化使空间充满时尚精神。

  漆线雕大师工作室效果图


  晨报记者 满丽
  
  漆线雕、珠绣、南音……它们将闽南文化点缀得熠熠生辉。当这些传统工艺与现代职业教育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两校整合后的集美工业学校站在厚重的办学历史上,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技术与智能控制、现代交通运输等专业群的同时,把传统工艺引进校园,把大师请进校园,用闽南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学校表示,希望学生从闽南文化中汲取养分,养成勤勉执着的品格,成为既有工匠技艺又有现代视野的专业人才。


  创举|全省首创引进“非遗”进校园
  9月,集美工业学校闽南文化产业系将开始招生,此举为全省首创。同时,学校的闽南传统工艺传习中心、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闽南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制基地也在陆续建设,一期引进漆线雕、珠绣、德化瓷艺、香道、剪纸、南音等6个闽南特色工艺大师工作室,聘请名师巧匠带学生,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去年,集美工业学校紧扣社会需求,专业从38个调整为26个。闽南文化产业系与先进装备制造、电子技术与智能控制、现代交通运输等一起,共同组成了学校7大支柱性专业群。闽南文化产业系依托工艺美术、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服装设计与工艺等3个专业,对课程进行优化升级,让工艺大师参与教学,以后非遗传承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例如,厦门珠绣有着百年历史,学校的美术、服装等专业,与珠绣需要的艺术底子相符。两者融合,传统工艺注入了先进的设计和审美要素,产品必然更受市场追捧。受过现代职业教育和传统工艺双重熏陶的学生,既掌握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又有紧随市场的创意,必然成为工艺品市场上的紧俏人才。


  展望|“文化立校”助力工科强校
  闽南传统工艺与现代职校的结合,与集美工业学校悠久的校园文化、雄厚的办学实力密不可分。集美工业学校由老牌职校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强强整合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陈嘉庚先生1920年所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
  厚重的办学历史在学校随处可见。古香古色的嘉庚文化园、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学校还进行旧墙改造,使之成为闽南文化墙。目前学校分为南北两个区,建设中的新校区占地面积356亩,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正致力于将整个校园变成闽南文化园。
  学校的目标是“厦门最强、福建一流、全国知名的工科强校”,而百年的办学底蕴,让学校更加注重“文化立校”。学校表示,职业学校的学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闽南文化的爱国爱乡、慎终追远、崇文重教、爱拼会赢、开放创新的优势品质,对学生成才非常有帮助。依托传统工艺进校园,学校未来希望成为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厦门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厦门文化旅游基地。


  点赞|学者大师给予高度评价
  集美工业学校弘扬闽南文化,把传统工艺引进校园,受到了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高度赞誉。
  福建省首批非遗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王大浩表示,集美工业学校在取得众多荣誉和成绩的前提下,回归、注重传统文化,使之融入新时期工艺美术作品创作中,赋予作品更为丰富的人文色彩。他将配合校方,毫无保留地传授南音知识,为培养全面、有深度、有内涵的综合型工艺人才尽自己一份力量。
  厦门市非遗专家组成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长楫表示,集美工业学校创造条件以培养闽南传统工艺学生与传统工艺接班人,符合产业对技术工人的需要,肯定会受到社会、家长的欢迎,假以时日在国际上都会有名。


查看原文:2017年7月10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区域动态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