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5/A7/DF/F1CBAFB3900898A130A63F7E9EA_6D18B14F_19108.jpg?e=.jpg)
(何晓曼)
4月29日下午5点30分,我校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如期举行。为了帮助心理委员们更好地掌握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识别和预防心理危机,本期培训主题为《识别心理危机》,由心育组蔡佳伟老师为同学们讲授。
![](/__local/1/45/09/11D053D61648F4AB6E4C9443370_FF2D86B9_24806.jpg?e=.jpg)
引发心理危机的常常是出乎人们意料的突发重大事件,比如自然灾害、遭遇重病、亲人亡故、校园欺凌等,它们给人的生活带来深重影响,甚至让人无所适从,进入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
然而,心理危机也是可以识别的。当个体遭遇心理危机的时候,常常会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生理上,食欲下降、肠胃不适、失眠噩梦、容易惊吓;情绪上,害怕、恐惧、悲伤、绝望、无法放松;认知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思绪混乱;行为上,社交退缩、暴饮暴食、不断自责等。
通过了解类似的“线索”,心理委员可以对班级同学是否处于危机状态进行识别。一旦发现危机情况,可以及时上报、给予支持,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出现。
![](/__local/4/F7/B7/5B3B17BD952BCCD0E09E8A82326_05D5B77F_1D79A.jpg?e=.jpg)
培训中,蔡佳伟老师围绕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主要种类与影响、心理危机识别方法、面对危机的身心反应、了解身边同学的危机遭遇、观察遇到危机后的表现、警惕自杀征兆等方面,为心理委员们作了详细的讲述和说明。
蔡老师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列举新闻媒体报道中的鲜活案例,将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让专业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同学们也积极投入、参与互动,对于心理危机及其识别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培训最后,各位心理委员还接受了现场考核,围绕本次培训内容的知识要点进行随堂考试,了解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__local/F/13/0E/A23ECB43F003EA222E45832749F_A10B312D_20FE7.jpg?e=.jpg)
![](/__local/B/1A/5E/FDEBF987CD3C64446C2CE0AD82E_EF9AC0CF_E689D.png?e=.png)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危机事件,在这种时刻,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个人能获得越多的社会支持,就越有力量应对生活中的危机事件。
因此,蔡老师强调了心理委员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心理委员是班级同学们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委员在危机中给予同学的一次关怀和帮助,也许就给了同学们更多的希望,让他们更有信心走出困境。
![](/__local/8/0C/6B/6A10E0670DA620DF941E79F22C9_1D520424_2014C.jpg?e=.jpg)
通过此次培训,我校心理委员们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危机、如何识别心理危机,并能够对相关的预警信息有更高的敏感度,为构建我校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于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