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刘永仁,1940年出生,厦门人。1958年就读原福建化工学校分析专业,以十三科全优毕业。初中时代即酷爱长跑,拿过市级冠军。1974年创造了场地1万米33′49″31的纪录,至今未被打破。2003年,63岁的他参加了厦门马拉松,从此开启马拉松之旅,至今已完赛马拉松全程106个,半程75个,被誉为“厦门铁人”“百马王子”,荣获“马拉松为你骄傲”人物奖、“最具奥运精神普通市民奖”、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十佳”市民奖等诸多荣誉。给市领导写信,倡导成立了厦门长跑俱乐部。
母校情怀
2005年我去香港参加马拉松比赛,到达那天很冷,气温只有3℃左右,还刮着大风下着暴雨。但是,化校的老师、校友却举着大标语,在严寒中迎接我。那一刻,我的心被一股暖流融化了!2018年12月在广州跑完马拉松,当无数摄像机、相机对准我时,我大声地说:“我是集美工业学校的毕业生,我为家乡、母校感到骄傲!”
刘永仁至今珍藏着毕业证书
(文/荷洁 图/刘永仁提供)
“人家王进喜可以将身体当作搅拌机,我不过是伤了一条胳膊,为什么不能再跑马拉松?”
2017年5月,77岁的刘永仁在路跑训练中摔伤,导致粉碎性骨折且脱臼无法复原。他拖着一条不能摆动的胳膊,忍着双重伤痛,用57天时间完赛8个半程马拉松。2018年底,当他在微信群中宣布这一消息时,跑友们沸腾了,纷纷赞叹“这是奇迹”!
刘永仁说:“生命不息,跑步不止!我要对得起‘厦门铁人’这一称号!”
钢铁精神:脚肿得像面包,仍夺障碍赛铜牌
已经35年了,刘永仁还清晰地记得“厦门铁人”这一称号的由来。
那是1984年10月2日下午,福建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1万米比赛正在进行。当时的跑道还是煤渣跑道,而刘永仁那时是习惯赤脚跑的,他毫无畏惧地上阵了。比赛最后一圈剩下100米的时候,已经是第一名的他,突然看到有人跑在自己前面。其实那是落他一圈的选手,但刘永仁不知道,硬拖着磨出了血泡的双脚奋力追上去。观众被他拼命的举动感染了,全场齐呼“厦门铁人”……在那届运动会上,刘永仁夺得了五千、一万米两枚金牌。
事后,刘永仁谦虚地说:“厦门铁人”实在是谬赞,但它体现了福建人民对我的肯定和关爱,我就要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
其实,年轻时候的刘永仁身上就有这么一股韧劲。中专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和农民们一起下田耕种。并不熟悉农活的他几次被镰刀割破手指,却从未吭一声。后来到厦门市交通运输公司上班,年年先进,月月满勤、超满勤。他曾经顶着12级台风,从上午8点工作到晚上8点,一个人将600吨的煤卸到安全的地方。
他说:只要有一个人在,就要完成任务!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风!
刘永仁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在他接触马拉松之后,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3年,厦门举办马拉松比赛,这是时隔半个世纪厦门再度举办马拉松赛事。1958年那次,刘永仁遗憾地错过,为此后悔了几十年。现在机会再度来临,刘永仁兴奋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当时他已经63岁,依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而且在业余选手中是第一个报名的!
第一个马拉松,或许是经验缺乏吧,他跑到28公里的时候,脚突然抽筋,剧烈的疼痛无法缓解。他鼓励自己:坚持坚持,一定要到达终点!他咬紧牙关,走了12公里。距离终点还有2公里多时,观众们热情的呼喊点燃了刘永仁的激情,他不知哪来的一股劲,竭尽全力冲了上去,跑过终点!马拉松首战,成绩不理想,但刘永仁仍然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更糟糕的情况出现在2004年12月的第13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上。比赛在泰国曼谷举行,适应场地时,刘永仁被跑道边的铝合金隔边绊倒,接连摔了两次。到了晚上,右脚肿得像面包一样,疼痛无比。第二天就是2000米障碍跑,刘永仁心里那个急啊。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比赛,我代表的是中国老人的形象,我要展现的是“中国铁人”的风采!
他用绷带把脚紧紧绑了起来,待到其他人都入睡后,悄悄走到宾馆的走廊上。走廊长80米,他来回跑了5趟,感觉还好。第二天正式比赛时,因为脚肿,鞋子穿不住,一直掉,他索性赤着脚跑。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刘永仁还获得了铜牌!在接下来的5000米和10000米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七名。有位日本选手原来挺瞧不起刘永仁的,赛后向他竖起了拇指。
这枚铜牌,刘永仁格外珍惜;因为它代表着自我超越的精神。
在60多年的长跑生涯中,刘永仁多次受伤;2010年,他甚至半年之中四次受伤。每次受伤,医生、家人、朋友都劝他别跑了,但他都忍痛坚持了下来,并且很快恢复了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
无私精神:救他国选手一命,耽误自己夺好名次
刘永仁曾经很自豪又不失幽默地说:我参加马拉松,不光是跑步,我还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2003年北京马拉松,和刘永仁同住一个房间的是来自山西的一名体育教师。比赛前一天晚上,这位教师突然发起高烧。刘永仁用物理退烧的方法,冷水浸泡毛巾,敷在对方额头上,然后不停地换水。照顾了整整6个小时,直到凌晨三点。教师的烧退了,如期参加了比赛。熬夜的刘永仁不知道自己能否有体力参赛,他早上5点起床,做完准备运动后,精神好了。刘永仁特别开心地参加了比赛,没想到成绩是4小时12分12秒,比第一次参加的厦门马拉松快了33分3秒!
刘永仁说,我照顾那位老师时,心里想的就是:参加一次马拉松不容易,如果因为生病放弃了,多可惜啊!虽然我也很珍惜每一次比赛机会,但在那种时候,我宁可牺牲自己。你看,好心有好报,我不仅没有耽误比赛,还跑出了好成绩!
2005年西班牙世界第16届老将田锦赛,10公里越野赛的赛场原来是赛马场,被马蹄踩出很多窟窿,加上下雨,到处是泥泞,滑得很。比赛时,因为抢内道,一名美国运动员撞倒了一名80多岁的巴西运动员。巴西运动员一头栽在一坑水中,一时无力起身。美国运动员只是说了句“sorry”,就往前跑了,其他运动员也自顾不暇。刘永仁远远看到了,他毫不犹豫地停下脚步,把趴在水中大口喘气的老人扶了起来,又赶紧叫来志愿者处理此事。这一耽搁,刘永仁只得了13名,但他没有丝毫的后悔。
刘永仁觉得扶人一把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了,没想到第二天听到大会广播在叫他的名字。过去一看,巴西运动员带着一家人,特意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医生说,他的肺里已经进了不少水,如果没有及时救治,性命难保。巴西选手拿了一大沓钱,足足有5000欧元,硬是往刘永仁身上塞,刘永仁拼力拒绝了。他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很多人听说此事,围过来夸奖刘永仁。
在这次田锦赛上,刘永仁获得了特别奖。他总结说:这次比赛,精神上的收获远远大于比赛本身。
和救助的运动员合影
奉献精神:倡建长跑俱乐部,待徒弟如自家孩子
刘永仁小时候体弱多病,三四岁开始就常常被父母抓去打针,病怏怏的样子被同学笑称“东亚病夫”,这让他很自卑。1953年,刘永仁的奶奶生病了,13岁的他焦急万分,跑到5公里外的地方请医生,一来一回跑了超过10公里。第一次跑这么远,当时真的很累,两腿酸痛,但第二天,他感到全身升腾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精神饱满。原来长跑如此美妙!他从此爱上了,越爱越深沉!
正是感受到长跑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觉得马拉松是一项强身健体、锤炼意志的好运动,刘永仁认为应该让更多的人受益。2003年,跑过厦门马拉松和北京马拉松后,他给当时的市长张昌平写信,希望厦门能建立一支参加国际马拉松赛的长跑队伍。他向市长表示:“愿以个人的星星之火,燎原厦门马拉松的熊熊烈火”。就这样,他成了长跑俱乐部三人筹备小组的一员,经过不懈努力,厦门市长跑俱乐部于2004年3月成立。
从此,刘永仁有了很多跑友。他虽然不是专业运动员,但凭借几十年积累的长跑经验,带了很多徒弟,这些徒弟中有的还拿了省赛冠军。刘永仁对徒弟关怀备至,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刘永仁有位弟子叫黄冬生,2012年从深圳来厦门参加100公里路跑。刘永仁让他住自己家里,但黄冬生不好意思,说是比赛主办方有安排住处。一个房间住好几个人,黄冬生连续三天没有睡好觉,加上之前一路劳顿,参加比赛后晕眩,送医后检查结果是肝肾严重损伤。
得知消息,刘永仁心急如焚。他说:冬生正处在跑马拉松的黄金年龄,已跨入全国最优秀之列,千万不能折我一员大将啊!他当即赶到医院,了解病情后,决定用“食疗”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他说:冬生这是体力透支,我一定要帮他补回来。
他买来螃蟹、鸡鸭等,反正什么有营养就买什么,和妻子一起细细熬制成绵软的粥,然后骑着自行车,从厦禾路赶到第一医院。刚开始,病人不能一次进食太多,刘永仁就把粥分成几小碗,5分钟吃一次,三个小时吃一餐。整整九天九夜,刘永仁精心照顾病人。采用“食疗”后,黄冬生恢复的速度加快了。今天,他仍然奔驰在赛场上。
自从有了长跑俱乐部,每逢厦门马拉松比赛现场报名,刘永仁就经常“泡”在报名处,为跑友们提供服务。2006年起他担任厦门国际马拉松义务宣传员,每到一个地方参赛,都会打出“盛邀海内外朋友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小横幅,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宣传推介厦门马拉松。
刘永仁把长跑事业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在母校大同中学第33届校运会上,经济并不宽裕的他拿出一个月的退休金,奖励参加3000米比赛的男女运动员;在第47届运动会上,已经69岁的他参加了初三年段的1500米长跑比赛,与“小牛犊们”一比高低。他说,要给学生树立活生生的榜样,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勇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2008年至今,刘永仁在厦门一中、双十中学等18所学校举办了18场宣扬“奥运精神”的义务讲座,被湖滨中学等5所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那年的每场讲座后,他都拿出100元,连同学校给的茶水费,一起捐给震区。
刘永仁说: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风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