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名片
潘成佳,福建南安人。1963年出生,1983年就读原集美轻工业学校轻机专业。1998年成立厦门市建瓴设计装饰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目前公司核定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乙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叁级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建设系统AAA级信用企业、厦门市十佳重点室内装饰企业、柯达精品工程最佳建造商等荣誉,受到《人民日报》及央视的宣传、表扬。
母校情怀
潘成佳:从南安二中“尖子班”高中毕业后,我以县里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原集美轻工业学校。因家里穷困,没有钱交20元学费,只好每年春节留在学校护校,整栋宿舍楼只有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春节里有家不能回去团圆的感受,难以用言语表达。所幸的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都很照顾。老师不仅让我护校挣钱,平时还照顾我,让我帮学校做清洁、消毒等杂活,每月能挣十几元生活费。许多同学把旧衣服送给我穿。这些都令我非常感动,满怀感恩之心。到毕业时,我欠下了几百元的债务,相当于我毕业之初近一年的工资。
艰难困苦的日子,让我比别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奋力学习,以便可以更好地工作,早日摆脱生活困境。
文/好极 图/潘成佳提供
“我像一只雏鸟颤抖着。养母的背像人生的峭壁,多么陡呀!这一刻的天空有多暗,但阳光却从树叶间落下来,落在我的心上……” “一滴水的光辉,不是照亮,而是从黑夜中睁开眼睛,与太阳相视” “对于生命,跨越是有限的。对于欲望,跨越是无限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背后,倾注了诗人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
在“福建散文诗八家”系列丛书之一——《一滴水的光辉》中,著者潘成佳用自己对人生的体悟与视角,写出了一行行饱含深情与哲理的散文诗。“我从小的志向是成为一名作家,而今却成为一名企业家。”潘成佳说,自己的人生一直是“被推着走的”,只有文学创作是主动选择,因为酷爱写作。
除了诗人,潘成佳还有一个身份——厦门市建瓴设计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自小经历诸多磨难的他坦言,与小时候所吃过的苦头相比,创业的艰难并不算什么;幼时的苦难经历,反而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幼时备受苦虐的那些年
“我是儿,是儿就一定有母亲,可母亲在哪儿?母亲在那里哭泣着,呐喊着,一只手从很远的地方伸过来,却触摸不到我的身体。”儿时的潘成佳,每每呼唤亲生母亲,却未能感受到母亲温暖的怀抱。母亲的温度,只存在他的记忆中。
与绝大多数人不同,自幼就被“卖”的潘成佳,几乎没有感受过亲生父母陪伴左右的温暖。
潘成佳出生于泉州南安市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家里有9个兄弟姐妹,他最小。因口粮奇缺,呱呱坠地的他,并不受家人待见。
大约3岁那年,潘成佳被卖到隔壁村的一户人家。从此,噩梦相伴。
自打潘成佳5岁那年记事起,种种噩梦般的受虐情景,深深地烙在那颗幼小的心灵上,至今仍挥之不去。
六七岁时,潘成佳在养父母家就要干大人的活。
不上学时,他几乎一天都要连轴转地干活:清晨起床后就开始煮饭,随后要打扫大宅院,打水提水装满大水缸,吃完饭还要洗全家人的衣服,还得去捡猪粪牛粪,如果没捡到就会被打骂。然后要去放牛,同时放养两头牛;上山捡柴火,去野外割草喂家畜,甚至要到田地里干活“赚工分”。
“从天刚蒙蒙亮睁开眼睛到深夜闭上双眼,一天下来我几乎没休息过,天天都是这么连轴转。”幼时在养父母家经历的磨难,一幕幕清晰地映在潘成佳的脑海里。
马儿既要会跑,又要不吃草。正值长身体的潘成佳,平时三餐鲜有菜吃,更别说吃肉了,能吃上饱腹的粥饭已是万幸。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在养父母家从来没穿过一双鞋子、一件新衣服。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打了无数个补丁。”潘成佳声音中仍有些哽咽,语气中略显疙瘩。
令潘成佳印象至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天清晨他看到养母买了猪脚。晚上回家路过堂亲家里时,堂亲告诉他,他养母买了猪脚,让他赶紧回家吃猪脚。
以前只要养母买了好吃的东西,潘成佳总是默默地躲在角落里看养父母一家人吃。
这一次,在犹豫了好久以后,潘成佳终于鼓起勇气回到养母家。令他倍感失望的是,养父母留了几块啃过的猪脚骨头在碗里给他吃。
这样的日子,潘成佳一直熬到了9岁。因养父得了癌症去世,养母只身一人无法负担一大家子的生活,9岁那年,他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里。
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潘成佳,其实过得也很不如意。
他上面有八个哥哥姐姐,本来就吃不饱,他回来后多了一张嘴吃饭,日子过得更是紧巴。“我让哥哥姐姐们更加吃不饱,他们当时都很恨我。”潘成佳心里充满了无奈和苦痛。
逆境中迸发的好学少年
起早摸黑地干活,吃不饱,穿不暖……在上小学之后,稍稍懂事的潘成佳,每每无法经受种种折磨的时候,就偷偷溜回生母家里,和养父母“躲猫猫”,但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养父母“抓”回去。
“我小学一年级读了三年,在养父母的村里读一个学期,溜回亲生父母家里后又要重新开始读一年级,就这样反复了读了三年。”潘成佳回忆说,当时因为自己读书很好,年年都是“五好生”(后来改为“三好生”),所以母亲想尽一切办法借钱让自己读书。
如果交不上五毛钱学费,学校老师就特批欠着学费,等卖了稻谷、鸡蛋鸭蛋等之后再补上。就这样,潘成佳常常欠着学费上学,一直到高中。
上高中时家里的日子更是艰难。别人饭盒里都带着米饭,而潘成佳的饭盒里装的却是稀饭,学费更是交不上。
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潘成佳被安排在南安二中最好的“尖子班”里。
交不上学费时,学校给他减免;生病时,他只能找人借钱看病,甚至欠药店医药费……因为家里穷,潘成佳只想着早点毕业赚钱养活自己,于是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三年制的全国重点中专集美轻工业学校,而放弃考四年制的重点本科院校。
到了集美轻校,潘成佳仍旧没有衣服穿,没钱交学费,同学们就送来旧衣服给他穿,老师们则帮他想办法筹学费。
“每年春节,同学们都回家过年,只有我留着护校,因为可以领到20元的工钱,相当于一年的学费。”
“在我创业之前,我的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被推着走的。”潘成佳颇为无奈地说,从被“卖”到邻村,再到上学、就业,几乎没有自己主动选择的机会。
首次创业几乎顺风顺水
在那个年代,重点中专毕业生属“国家干部”,毕业后就有工作,在众人眼里那是“铁饭碗”。
潘成佳毕业后被分配到厦门福达感光材料有限公司,干了五六年设备维修的工作。后来领导发现他的文笔不错,就把他调到党委宣传部做宣传工作。
后来,福达不复存在,潘成佳就到一家装修公司任办公室主任。
2012年,潘成佳决定辞职单干。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此前一条政策新闻:厦门要求商品住宅实施一次性装修到位,使商品房由毛坯房向精装房转型。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迈入精装房时代后,国家也会朝精装房方向发展,做室内装饰的机会将会很大。”潘成佳说,自己的梦想是做一名作家,但迫于生计只好暂时作罢;而创业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主动选择。
为了快速切入室内装饰市场,赶上商品房大潮,潘成佳入股了一家具有建设施工二级资质的公司并控股。这就是厦门建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在潘成佳的带领下,建瓴装饰在短短的5年之内便升格为一级装饰企业,从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中型企业,厦门A级信用、厦门文明单位等。
“创业之前,我在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都待过,干过不同岗位,吸收它们的优点,克服一些不足,这可能是我首次创业就取得成功的原因。”潘成佳坦言,丰富的从业经历对自己创业帮助很大,公司发展非常快,2015年公司的年产值就达到1.7亿元。
潘成佳的公司成为纳税大户
取得这样的成绩,潘成佳称,这得益于比较巧妙地运作企业,借助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审时度势,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经营方针,灵活把握。
“我几乎是白手起家。”潘成佳透露,当时自己和另外两个股东用50万元入股原来的公司,另外50万元用于经营,租办公室、买办公设备、招人等,真正开始运营时,手头仅剩下10多万元现金。
潘成佳运营建瓴装饰之初,就和中骏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运作的项目是“中骏四季阳光”,而这个项目也是当时厦门的第一个精装修楼盘。
后来,厦门建瓴装饰进入万科、中海、中冶、中骏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供应商库,并成为中骏、万科等开发商的年度优秀供应商。单个项目金额最高达2亿元,即开发商的整个楼盘的精装修项目都交给建瓴装饰来做。
“这得益于我们的预见性。”潘成佳说,当时他判断,精装修是大势所趋,而且未来档次还会不断提升。
正是这种预见性,以及善于审时度势,潘成佳带领厦门建瓴装饰年年登上新台阶。“与小时候经历的磨难相比,创业的艰辛根本不算什么。”他说,与其他许多创业者不同,自己首次创业几乎是顺风顺水,这得益于自己“做事情有全局性和前瞻性,考虑周全才动手,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从不冒险做没把握的事情,而且要恪守信用”。
此外,这种“顺”,或许和潘成佳人性化管理企业的模式分不开。
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哪怕是做点兼职创收或其他什么事,公司常常选择“宽容”;员工在工作上犯错时,公司也从来不会像一些民营企业那样对他们罚款;每逢节假日,公司都会给员工发过节费;公司没有考勤打卡制度,员工完全靠自觉上下班;公司从来不会主动辞退员工;公司赚钱后分配公平,老板不能只往自己口袋里揣钱……在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眼中诸多“奇葩”的做法,却在厦门建瓴装饰中施行。
酷爱写作的散文诗人
一边经营企业,一边笔耕不辍。从小酷爱写作的潘成佳,再忙也没有丢下创作的习惯。
除了企业家,潘成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诗人。
作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潘成佳对诗或散文诗有着偏执般的爱好,三十多年来,不离不弃。
早在1990年,他就把诗歌刊发在《福建日报》上,而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诗刊》《星星诗刊》《福建文学》《山东文学》等全国各种文学刊物,都刊登过潘成佳散文诗的篇章。
至今,潘成佳公开发表的诗歌、散文诗超过500篇(章)。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大系》《福建百年散文诗选》《新潮散文诗精萃赏析》等几十种选本。不仅如此,他还出版了散文诗集《眼泪与欢笑》、诗与散文诗合集《脚印》《春天的眼睛》,并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行者渴望一个湖泊,智者只要一滴水”“如果你期待光明,不如把心点亮……照亮脚下的路,不是灯光,而是一颗燃烧的心”“如果你跪着,向土地乞求,那么,注视你的不是眸子,而是天空”……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诗,凝练地折射出诗人潘成佳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也在讴歌真善美的同时揭示了人生哲学。
潘成佳坦言,能写出富有人生哲学的诗,与幼时所受的磨难有关。幼时的苦难与磨砺,是自己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潘成佳的诗作《春天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