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访谈 > 正文
(优秀校友探访系列之二十六) “‘诚毅’二字一直鞭策我们前行” ——副校长王培元前往德化探访优秀校友苏杜村、陈戴茹夫妇
来源: 作者: 日期: 2019-04-03 点击数:

校友简介

苏杜村,1971年出生,1987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德化白瓷雕塑烧制技艺国家非遗唯一传承人苏清河,扎扎实实学习了6年的陶瓷工艺制作;1992年在原集美轻工业学校陶瓷工艺造型班进修,1993年开始自主创业,1994年创办诚毅陶瓷艺术研究所。代表作《大唐风韵》、《八仙过海》、《十八罗汉》、《南山海上观音》等在全国专业赛事、评展中屡屡披金戴银,有的被国内外著名艺术馆永久收藏。

陈戴茹,1974年出生,1992年就读原集美轻工业学校陶瓷工艺造型班,和苏杜村为同班同学。1997年和苏杜村结婚后,全身心投入诚毅陶瓷艺术研究所的经营。先后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工艺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深造,创作出一批颇受欢迎的作品。

夫妻同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雕塑技师,分别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理事。

 

(文/荷洁 唐丽 图/沈金寿 唐丽)

在母校接受“诚毅”校训的熏陶,到社会上秉持“诚毅”精神创业。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雕塑技师苏杜村、陈戴茹夫妻共同经营的德化县诚毅陶瓷艺术研究所,取名上颇有深意,也蕴含着对母校培育之情的眷恋。

苏杜村、陈戴茹都是我校的优秀校友。3月29日,学校王培元副校长、闽南文化产业系苏荣星主任、校友办沈金寿老师等到德化县探访他们,大家对研究所的取名都很感兴趣。陈戴茹认真地说:这么多年了,不论顺境还是逆境,“诚毅”二字一直鞭策着我们前行!激励着我们奋进!

苏杜村创业之初,采取的就是边教学边生产的形式;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诚毅陶瓷艺术研究所集研发设计与生产制作、文化研究与创作实践为一体,成为德化最具文化品味与艺术个性的陶瓷作坊之一,是华侨大学等多所大学的陶艺创作基地。夫妻俩紧密合作,苏杜村负责产品设计和业务开发,陈戴茹负责生产和管理。

夫妻俩认为,做生意当然是“诚”字当头,更何况他们做的是和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产业,更要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之道”。对此,陈戴茹有特别的体会。她说,“诚信”不仅仅体现在保障产品质量和买卖公道上,也包括了对客户的忠诚。

陈戴茹说,他们最开始做的是价位比较低、在普通百姓中流通的产品,多年来拥有了一批稳定的老客户。后来他们涉足高端礼品业务,利润空间较大。但是,他们坚持不放弃低价位产品,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产品的丰富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恪守对老客户的承诺。“大家合作了这么多年,我怎么能说断就断?”

事实证明了这种坚持是正确的。当高端礼品市场受到冲击时,普通产品的稳定业绩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他们做的是传统的佛像产品,二十多年来专情如一。两位大师的艺术才能让传统产品焕发了青春,但过程却是极其艰辛的。有一段时间,一种叫红瓷漆线雕的产品相当火爆,很多陶瓷厂家趋之若鹜。也有不少人劝他们转型生产,夫妻俩不为所动。红瓷漆线雕红得飞快,也败得迅速。现实再次诠释了二位校友对“毅”的执着。

陈戴茹说,比起一般的陶瓷产品,传统佛像的技艺要求更高,生产过程更长,人工成本更多。但是,要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东西,才能做得开心,行得长久。

“要感谢母校的校训,让我们有毅力去抵御各种诱惑,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陈戴茹真挚地说。

大家特别佩服夫妻俩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王副校长介绍说,学校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了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成立了若干大师工作室,聘请了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工艺大师,为学生传授技艺。他热情邀请苏杜村、陈戴茹夫妻到该基地,设立大师工作室,为学生讲课、传授技艺。

苏杜村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讲课我不行;其他可以考虑。”

探访活动在愉快的笑声中结束。

0.jpg

王培元副校长探访优秀校友苏杜村、陈戴茹夫妇

5.jpg

1.jpg

愉快交流

参观展厅

11.jpg  14.jpg

13.jpg  13c9eddc588d2adf4b6e025dc64f427.jpg

夫妻俩比翼双飞

6.jpg

b229073ed01ea98e70a39a842edb1b5.jpg

合影

pin1.jpg

经营传统佛像产品,二十多年来专情如一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0592-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0592-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教务处电话:0592-7790916、0592-6070392

学生处电话:0592-7790908、0592-7790919、0592-7790920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