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访谈 > 正文
(优秀校友探访系列之一百一十二)诚信为本力挽狂澜 创新立企乘风破浪——校长陶顺生在建阳探访优秀校友李友明
来源: 作者: 日期: 2020-10-12 点击数:

校友名片

李友明,福建建阳人,1980年就读原集美轻工业学校轻机专业,现为福建建阳武夷味精公司董事长。从1992年担任厂长至今,把一个年产300多吨味精的工厂,建设成为年产10万吨(日产300吨)、福建省调味品出口最大的生产企业,也是南方唯一的一家味精企业。福建省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荣获福建省首届海西创业英才、福建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二十多年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荣获南平市科技带头人、市管拔尖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现任南平市建阳区工商联主席(商会会长)、南平市政协委员、建阳区政协常委、建阳区科协副主席等。
 


优秀校友、福建建阳武夷味精公司董事长李友明
 

(文/蔡火灿 图/陈清阵)

15年前,建阳有一家名不经传的味精小厂——武夷味精厂,濒临倒闭。危难关头,校友李友明出任厂长。从此,这家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小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经过15年的发展,工厂从一个年产味精只有300吨的“袖珍型企业”,一跃成为江南最大的味精企业,年味精生产能力10万吨,固定资产5.6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8月16日上午,校长陶顺生带队前往建阳探访李友明时,他恰好晨练后返回,精神焕发健步如飞。与陶校长谈起参加马拉松长跑的经历以及户外运动感悟,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李友明在武夷味精厂创造的奇迹,让大家佩服不已,也纷纷探寻原因。李友明谦逊地说:其实就靠两个字,一个是母校校训“诚毅勤美”中的“诚”,靠诚信赢得信誉,重塑形象;另一个就是“新”,靠科技创新开拓市场,站稳市场。

1994年,李友明刚到武夷味精厂上任厂长一职时,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库存的40吨不合格的味精。由于原生产工艺和管理的问题,产品不合格率较高,原来的处理方式是降价出售或混合在正品中卖出。而李友明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返回重新加工。全厂一片哗然,上至车间主任,下至普通员工,都无法理解。几位老员工找到李友明说:“40吨的味精,相当于我们企业一个月的产量;每吨味精返工加工费2000元,而降价处理只要300-500元,你刚接手,不要自伤元气。”李友明当然知道,这对当时处境困难的企业,无疑雪上加霜,但他心中有着更深远的考虑。他顶住压力,和大家解释:没错!这批味精按降价处理,企业可以暂时获利。但是,我们同时也失去了信誉,路越走越窄。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产品没有质量,企业就没有前途。这件事提升了全厂员工诚信经营和注重质量的意识。

李友明曾公开向社会承诺:武夷味精公司的产品一定做到“三不”,即“不合格原料不投产,不合格产品不出厂,不弄虚作假蒙混过关”。1998年上半年,武夷公司发货30吨大包装味精到厦门一家加工企业,该企业发现少部分不合格味精。李友明二话不说,立即发新货,把30吨味精从厦门全部拉回,让厂里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认真追根查底。工厂因此损失1万多元。这在厂里引起轰动,产品质量意识再次得到强化。

不仅是质量上讲诚信,李友明在做人上的诚心、诚信也广受赞誉。上任之初,为了拓展市场,谋求企业再生之道,他不辞辛苦,和广大业务员押货运、挤班车、睡火车地板。一次,李友明和销售副厂长黄春才从邵武坐火车到江西南昌拓展业务,买不到坐票,就用报纸铺在车座位下的地板上睡;到了目的地,住的是最便宜的旅社。南昌大经销商看到李友明身为堂堂企业老总,竟能如此敬业、吃苦,被感动了,决定与李友明签订味精销售业务合同。

经营中,涨价是常有的事,而李友明总是严格按供货时间先后顺序发货,从不因为价高先发,价低而推迟发货。2000年3月,湖南茶陵一新客户来提货正遇上提价,供货合同是2月签订的,客商担心拿不到货或价格有变,结果李友明按原价及时发货,茶陵新客户称赞说,李总重诺守信,让人敬佩。

正是因为一贯重约守信,李友明信誉良好,遇到困难时总能受到别人的帮助。几年前,企业在股份制改造攻坚阶段,由于亏损欠下银行贷款400多万元,欠息120万元。最终建阳工行不仅同意与其签订了还息合同,还给武夷味精公司新增了30万元的贷款。一些老客户也投资加盟武夷味精,变成了股东。产品高质量,使武夷味精打开了对食品安全标准设置近乎苛刻的欧盟市场。去年全球外贸市场严重衰退,武夷味精却逆势而上:出口味精10000多吨,创汇800多万美元。

以诚信经营、质量取胜打开市场后,随着企业实力的增长,李友明加大了技改的力度。从1996年开始,企业每一年都有七八个小技改项目,每个项目只花了很少的钱。企业由此焕发出了勃勃生机。1997年下半年开始,李友明抓住大批味精厂倒闭的机会,收购了弋阳味精厂、九江味精厂、闽清味精厂全套生产设备,产量质量一跃成为全省同行业之首。

当时,全国味精主要以淀粉为生产原料,味精厂家常常因淀粉价格不稳定而头疼不已。武夷味精率先在国内提出改用大米为原料,但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制糖后的下脚料——米渣一直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味精厂每年都要花费400万元来处理米渣,雇当地的居民运走,避免发霉发臭。米渣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却只是被用作饲料,造成极大浪费。

2003年,当时的福建省计划委(现福建省发改委)等部门向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征集了一批科研项目在省内推介,李友明注意到了海南大学一位教授的植物水解蛋白项目,便亲自带队前往海南考察。采用此技术后,米渣中的大米蛋白经过处理,被运用于医药、功能性食品中,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过去公司生产1吨味精需4吨大米作为原料,而现在仅需2吨大米;每天产生的1000吨污水转化为200吨肥料。公司不仅节省了每年400万元的环保投入,也产生了更多的利润。

味精的生产废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难以达标排放,成了制约武夷味精发展的新难题。李友明就琢磨:生产味精和生产一些抗生素原料药,都是用微生物菌种培养发酵的,它们的生产原料也相似,为何不利用味精的生产技术生产原料药呢?

于是,早在几年前,武夷味精就开始了向生物制药转型的实践。通过和高校、相关企业在技术、设备上的对接,成立了福建和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氨基酸为主。2017年3月,公司的谷氨酸绿色制造集成技术项目获得国家中央财政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补助1200万元。

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通过变废为宝、节能降耗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如今的武夷味精生产基地已成为集味精、鸡精、生物制药、复合调味料、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式企业。

事业有成,李友明常抱感恩之心。几年来,公司先后出资数百万元,通过“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捐款赈灾”“扶贫救济”以及安置下岗就业等回馈社会,并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残疾人、病危人员康复,帮助困难职工度过难关。他说:“当我有能力的时候,就一定要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

对母校,李友明更是如此。他欣然接受学校的提议,承担起领衔组建南平校友会的重任,并担任了会长一职。

听完李友明的传奇经历,陶校长赞叹道:诚信为本,创新立企;友明校友既是母校校训的忠实践行者,也是时代科技的有力推动者。这正是我们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感谢校友的分享!
 


陶校长与李友明校友畅谈校训和企业文化
 


陶校长一行参观武夷味精生产基地
 


合影留念

 


武夷味精生产车间(苏婷 摄)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